兰州文理学院分类评价自评报告

来源:党委(学校)办公室发布时间:2023-07-20浏览次数:428

兰州文理学院分类评价自评报告

 

一、工作落实情况

推进高校分类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是加快普通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根据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23年高校分类评价督导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高度重视高校分类评价督导工作,召开专门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对照《甘肃省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逐项落实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紧密配合,严格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分类评价督导。学校将以分类评价督导工作为契机,认真梳理学校在办学方向和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与资源、办学质量与水平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不足,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自评情况

(一)办学方向与管理水平情况

1.办学方向

1) 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落实情况

校党委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对标争先抓党建,对标追赶促发展”的“双对标”战略,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修订完善了兰州文理学院《章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二级学院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规章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办学治校。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行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开展“四抓两整治”,阵地建设全部实现了“五有六上墙”,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持续开展新时代党建“对标争先”。学校顺利通过第一批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验收,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党支部2022年获评教育部党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这是我校党建方面第一个国字号。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 队伍质量攻坚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骨干培养计划,提升学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切实把党风廉政责任落到了实处。接受了十三届省委第七轮常规巡视,巡视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2)高校党委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

学校党委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和管理两手抓,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办法为引导,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主线,以正面宣传和舆论引领为重点,以加强网络等阵地管理为基础,以加强思政作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完善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校党委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带头批驳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中共兰州文理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召开28次党委会,11次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专题分析研判汇报。聚焦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先后出台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各类制度,制定《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思政工作台账》等具体措施,强化在思想政治、网络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学生社团、民族宗教等方面的保障力度。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以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集合疫情暴露的学生思政问题,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制定《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落实的意见》,从加强机制建设、保障工作条件、完善育人理念、发现问题短板、设计项目载体、优化落实举措等方面细化工作任务,积极打造思政工作新生态,提高思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力量保障和评价牵引,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形成“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和工作闭环,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专题培训、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团学组织建设、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按照在校学生落实本科生均40元、专科生均30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项经费。全面加强思政工作责任落实。聚焦“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新任务新要求,紧盯“三全育人”工作落脚点、关键点和着力点,贯彻同向同行“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要求,构建“1239”思政工作责任落实新途径,全面加强教师和学生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按照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61人、按照1:350的标准配备思政理论课专职教师42人、按照1:4000标准配备心理健康教师3人,均达到国家标准。

4)文化传承创新落实情况

积极构建文化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课堂教学、科研育人和实践创新“四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甘肃文化、甘肃旅游等相关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推动优秀地方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专业,开设陇剧、秦腔专业培养戏曲人才。深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态传承系列活动,实施传统工艺计划,做好陶艺、扎染、掐丝珐琅等传统工艺实践教学。开展“南梁精神进校园  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面向全省大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受益师生达17万人次。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文化艺术下基层演出,设立“雁苑文化”“雁苑思想”“雁苑青年”系列文化讲坛。出版《多彩甘肃》《唱响甘肃》58部专著,发行《赞美甘肃》《影像甘肃》等一大批音像和大型系列丛书,全方位、多视角解读甘肃文化精神。创拍的纪录片《青砖上的乾坤》《南梁纪事》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创作的“兰州鼓子——黄河之滨也很美”荣获敦煌文艺奖。原创舞台剧《舞从敦煌来》获批教育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学习时代楷模,创排大型现代陇剧《张桂梅》,弘扬新时代正能量。

2.管理水平

1)校园安全管理落实情况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等部门关于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来抓,特别是结合正在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省委的“三抓三促”行动,科学谋划、强化落实,全体干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主动创稳,广大师生员工自觉维护安全稳定局面,为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稳定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制,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国家总体安全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党委会专题研究安全稳定工作,传达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和重要指示,多次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党委书记和校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校领导多次带队对学生宿舍、食堂、经营场所、在建工程项目、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开展安全督导检查,二级单位也均严格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认真抓好本单位和分管领域的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2023年围绕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在原有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工作需要不断补充完善更新制度及整合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了我校“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校长直接抓,部门领导分块抓,全员行动一起抓”的领导和运行机制。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培训,筑牢实验室安全。强化消防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将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好网络舆情定期月报年报制度、情况通报、教育培训等校园安全重点任务。

2)规划管理水平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纲要》《甘肃省教育现代化 2035 规划纲要》《甘肃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中国共产党兰州文理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精神,严格按照兰州文理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流程,编制了《兰州文理学院“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校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将“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成效纳入二级学院、各部门、各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予以考核,对“十四五”规划任务关键性指标数据适时跟进监测。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总体情况良好,主要目标、重大战略任务、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符合预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等稳步推进,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呈现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

3)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学校依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构建了兰州文理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即建立目标保证、过程保证、资源保证和就业保证的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对目标、过程、资源和就业的保证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以期较好地实现闭环的质量保障控制,教学质量组织保障是校级、院级、专业的“三位一体”机构,涉及校级组织、院级组织和学生组织。

4)财务管理水平

学校财务积极探索和推进学校财务管理由规范走向科学的整体改革,坚持“服务、效率、和谐、廉洁”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合理安排财力,加强预算管理,理顺业务流程,强化基础工作,努力增收节支,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财力保障。审计部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和学校的相关制度,对学校范围内各类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

5)语言文字规范运用水平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主要工作,科学谋划主题活动,有效融合语言文字推广,牢牢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作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全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多系列语言文字推广活动和特色工作,营造了全校师生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严格审核学校门户网站、公众号,注重执行学校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处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审核指导各类语言文字活动推广方案,跟踪督促相关部门有效配合实施。制定完成《兰州文理学院“童语同音”活动方案》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等 23项有关语言文字推广活动的方案。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为学生开设《大学语言》《应用文写作》两门课程,约 3500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办学条件与资源

1.师资队伍

1)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情况

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等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教育教学激励体系,相继修订了《兰州文理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兰州文理学院“雁苑名师”评选办法(试行)》《兰州文理学院“雁苑之星”评选办法(试行)》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提供制度保障。组织教师参加岗前培训、评选优秀教师,鼓励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截至2022年12月共组织124名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累计评选优秀教师45人。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推动老、中、青教育教学梯队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累计有198名青年教师参与到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中,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校深入推进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学计划,加大教师的国外访学研修力度,支持教师参加国外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学校影响力,拓宽教师队伍国际化视野,近年来。截至2023年6月,我校已推荐3名教师前往国内外知名学校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学校同时积极推荐培养各行业专家、兼职硕士生导师,近两年我校已推荐各行业专家190人次,培养兼职硕士生导师14名。

2)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情况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注重用党建驱动、党旗引领,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切实增强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精心塑造师德风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

3)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

学校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专任教师数量稳步增加。截至2022年12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30人、外聘教师97人,折合教师总数678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专任教师93人,占专任教师的14.06%。

4)生师比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689人、专科生540人、留学生24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03人,折合学生总数11399人,全校生师比16.8:1。教师数量满足各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

5)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占比

具有国(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25人,占专任教师的3.7%。

6)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

双师双能型教师43人,占专任教师的6.5%。

2.高层次人才队伍

1)高层次人才数

学校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大力开展职称改革,极大改善了学校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不平衡的现象,截至2022年12月,专任教师中有正高级职称109人,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09人。省级第二层次领军人才2人,省“四个一批”人才4人,陇原青年英才1人,青年文化人才2人,飞天学者讲座教授1人,飞天学者青年学者2人,省教学名师4人,获省级重点人才项目4项,陇原青年人才项目6项,国家级篮球裁判员1人。

2)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数

截至2022年,学校共获批立项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团队”、“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5个省级高层次教学团队。

3)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

截至2022年12月,共引进博士研究生54人,其中2022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16人,累计核增编制数量14个。

4)高层次人才发展模式

学校坚持校将外引进与校内培养相结合,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学历提升,国内外访学计划和各类行业专家培养力度,进一步拓宽教师队伍国际化视野,提升学校影响力,近两年,支持在读博士教师40人,推荐3名教师前往国内外知名学校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推荐各行业专家和各类人才项目105人次。

3.教学资源

1)省部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数

截至2022年,学校共获批建设“甘肃民间美术”“编辑出版实务”、“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创新”、“二维设计基础”四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建设“大学生礼仪素养与魅力提升”等1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本科生生均课程数

2022年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门数1503门,在校全日制本科生人数10648人,本科生生均课程数为0.14。

3)使用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精品教材的课程门数

2022年,学校公共课使用国家规划教材、马工程教材、省级规划教材课程门数54门;学校专业课国家规划教材、行业规划教材、马工程教材、省级规划教材课程门数367门;累计使用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精品教材的课程421门。

4)生均图书流通量、生均电子资源访问量

图书馆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用以采购数据库。2022年,图书馆正式开通数据库20个,有中国知网、超星读秀、超星百链云、超星云舟、超星发现、百度文库、笔杆创新与写作平台、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敦煌文化多媒体资源平台、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EBSCO专题全文数据库的6个数据库以及博学易知学习平台等。确保教学科研及学生成才所需资源的连续保障能力。生均图书流通量 3.4册  生均电子资源访问量6380次。

4.支撑平台

1)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实验平台数

学校建有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甘肃省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帕米尔智库、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等3个文化和旅游战略智库,建有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等7个科研创新团队,获批中国科协学风传承建设示范基地1个。截至2022年,学校共获批立项建设“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智媒化实践教学中心”“数字媒体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数

“雁苑微林”众创空间是由甘肃省科技厅、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评议认定的全省首批众创空间,也是国家级众创空间。2023年,获批立项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示范中心“雁苑微林众创空间-化工学院校企合作子空间”。完善大学科技园管理机制,鼓励师生科技成果在大学科技园率先进行转化,取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30余万元。

5.科研项目

1)师均科研经费

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强有组织科研,完善创新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科研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和管理效能,激发广大师生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和活力,实现从外延式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转变,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2年,学校师均科研经费投入4.4万元。

2)新增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数

2022年,学校共获立各类科研项目1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1项。

(三)办学质量与水平

1.人才培养

1)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比例

为本科生授课教授为104人,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为89.57%

2)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率

2022年,我校师生共参加了42项(其中19项学科竞赛为省教育厅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榜单内竞赛项目)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56项、二等奖136项、三等奖215项、金奖1项、银奖43项、铜奖39项。截至2022年学校教师指导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493项。

3)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学校2022年共有毕业生3553人,本科毕业生2672人,专科毕业生881人。本科毕业生2098人就业,其中升学116人,出国出境3人,应征义务兵6人,自主创业3人,灵活就业224人,协议和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716人,各类基层项目考试录用30人,574人拟回生源地继续参加各类公招考试,本科毕业生就业率78.52%。专科毕业生就业754人,其中专升本642人,出国出境1人,应征义务兵4人,灵活就业17人,协议和劳动合同形式就业89人,基层项目考试录取1人,127人拟回生源地继续参加各类公招考试,专科毕业生就业率84.80%。2022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80.27%。

4)学生在校期间专利(著作权)授权数、发表论文数

2022年度本科生申请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有36篇,其中有2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有2篇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有32篇发表在《兰州文理学院学报》《河西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截至2022年,在校学生发表论文36篇,获批专利1项。

2.学科专业

1)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数

截至2022年,学校未获填补空白学科专业。学校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凝练整合,截至2022年底,学校共设有本科专业3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以“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为导向形成的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所属专业达31个,新增的新兴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共11个,优化整合学科专业14个。

2省级“一流”学科建设数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化学3个省级重点学科,以旅游类、传媒类、艺术类学科为主,文艺管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更加凸显,服务“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的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的专业结构更趋完善,支撑赋能服务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的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3)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数

学校以落实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构建一流专业建设三级体系。环境设计、新闻学、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23门,数字媒体技术获批省级创新创业试点改革专业、应用化学获批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

3.创新成果

1)教学成果奖获奖数

截至2022年,学校“结合专业教学实践、培养创新创业艺术人才—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5项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情况

学校学报不断深化学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办刊宗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转型发展,增强学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刊意识。2022年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年共刊发稿件141篇,共刊发本校教师稿件16篇。

3)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数

教师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57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400余篇。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1项作品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成果奖,7项作品获甘肃省文学艺术最高奖“敦煌文艺奖”, 21项作品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作品获得甘肃省广播影视奖。

4.合作交流

1)学历教育留学生数

学校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立足高校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不断提升对外交流水平学校自2017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共招收3届共计25名留学生,分别来自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老挝三个国家。截止2022年底,已毕业留学生1名,在籍留学生共计24名。

2)开展短期出国校际交流的在校生数

学校先后遴选优秀毕业生28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既了解区域文化、又精通外语和国家紧缺专业的优秀人才。

3)与国(境)外办学、合作情况

学校与塔吉克斯坦国立音乐学院、塔吉克斯坦国立文化大学、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工业大学、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阿塞拜疆石油工业大学、阿塞拜疆文化艺术大学、乌克兰国立切尔诺夫策大学、基辅格林艾尔音乐学院、利沃夫国立利谢科音乐学院、韩国朝鲜大学、伊朗内沙布尔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福特海斯州立大学、美国太平洋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新西兰商学院、丹麦奥尔堡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公国际传媒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学术联系。学校还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乌克兰基辅格林艾尔音乐学院、乌克兰利沃夫国立利谢科音乐学院等国外知名高校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为师生拓展国际视野奠定了良好基础。

4)国内交流合作情况

学校把校企合作作为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开启转型发展之路,与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广电局大力开展校政合作,学校服务文旅传艺的能力全面提升。与北京广慧金通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天庆集团、兰州文化创意园区、省陇剧院等企业合作育人,助推学校转型发展。与中国传媒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先后签署协议,支持学校全面发展,与新疆、浙江多个地市、省内各市州开展战略合作。

5.社会服务

1)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2022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到账金额20万元,取得科技成果转化收益30余万元,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2)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与咨询报告被采纳数

 “聚焦一带一路,见过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新格局”等三份研究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纳。

3)甘肃省内企业(园区)获得的科研项目

2022年,与甘肃文旅集团及其旗下渭河源大景区和石佛沟景区开展合作,指导创建国家级生态价值实现文旅基地,已纳入省发改委全省第一批试点。科研项目《“双碳”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与生态价值关联度及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纳入全省首批发改委专家库试点项目。完成重点项目案例库建设并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专著《地质文化村创建在甘肃的实践及应用示范研究——以九居谷地质文化村为例》。学校教师承担甘肃省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和成果编制项目,合同金额46万元。

(四)办学声誉与特色(办学特色)

学校紧盯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以“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为导向,重点建设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三大专业集群直接聚焦赋能服务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新业态,彰显出鲜明的学科发展优势和办学特色。一是学科专业对接文旅产业。学校紧盯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确立了以文化、旅游、传媒、艺术为特色,文、艺、管、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以“文化+创意”“旅游+演艺”“旅游+金融”“旅游+设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为导向,重点建设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三大专业集群所属专业占学校本科专业的75%,直接聚焦赋能服务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新业态。二是科研平台建设对接文旅产业。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建有甘肃省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全域旅游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中塔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5个省级科研平台;设有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帕米尔智库、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等3个文化和旅游战略智库;现有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协同开发中心2个科技创新团队。支撑文旅产业研发的科研平台逐步形成,团队力量不断增强。三是校企政合作对接文旅产业。学校抢抓甘肃省校企政共生融合发展创新港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学校旅游管理等专业集群特色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校企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省文旅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产业规划、乡村旅游、非遗保护、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品牌宣传、科学研究七个方面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创新教育赋能文旅新模式。学校与省文旅厅、携程集团共建“美丽乡村国际学院”;与甘肃文旅集团共同联合38(百)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注册成立“甘肃文旅科教创新联盟”、共建“文创乡创学院”;与甘肃文旅集团共建兰州文理学院文旅国际产业学院;与省文旅厅、省演艺集团、读者集团、兰州市城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文旅厅为学校配备了价值50万元的流动演出舞台车,支持学校在演教融合中服务全省文化事业;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与省陇剧院、秦剧团共建表演(戏曲)专业;与甘肃华悦信息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政合作对接文旅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得到拓展,人才共育质效进一步提升。

三、存在问题

(一)学校向地方应用型大学转型后,在谋长远发展、推动特色办学方面还存在不足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存在明显短板,与甘肃相关产业发展现实深度融合不够。大多数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局限于课堂教学范畴,没有在学科领域进一步拓展,文化传媒类学科教学科研成果较少,引领学科发展的核心优势还没有体现,师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二)学校与服务甘肃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相适应的专业链还需进一步优化、丰富、完善

以产业链为导向的专业集群建设刚刚起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覆盖面较少,与之对应校企合作以及社会服务工作进展较慢,专业设置和社会行业需求还未能完全有效衔接,专业集群建设进展缓慢,专业建设特色还不够鲜明,创新度不够突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有待提高,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及专业群建设有待加强。

(三)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的力度还不够,影响学校未来事业发展

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机制需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博士总量不足且高级人才在学科专业上分布不均衡,新建专业带头人高级职称比例偏低,部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作用发挥不够。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缺乏,部分专业特别是新建专业由于人才不足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学术团队和合理的教学梯队。

(四)开放办学的现状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有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我校现有国际化发展理念、战略规划布局、国际交流与合作力量薄弱,意识滞后,与学校打造向西开放的办学特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要求有差距。

(五)办学经费紧缺与学校长远发展以及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存在矛盾

我校建设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自身事业费收入较少,创收项目少,满足不了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和办学经费筹措能力、增加办学经费依然任重道远。

四、改进措施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1.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们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党委书记要认真履行政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党的政治建设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强化政治担当,发扬斗争精神,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师生造福,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

2.加强理论武装,做好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协同性、关联性和整体性,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宣讲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回答师生员工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渗透,防范校园传教活动,切实维护校园和谐安全稳定大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选优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加快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新格局。加强阵地建设和网络空间治理,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运用好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网络平台,推进学校融媒体平台建设,注重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推进新闻宣传理念内容、话语方式、体制机制的变革,讲好文理故事、传播文理声音,提升思想引领能力。

3.坚持对标争先,加强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建设一支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需要、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二级学院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对标标杆院系,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巩固对标争先工作成效,全面推进样板党支部建设。积极发展师生先进分子入党,切实发挥双带头人作用,打造若干个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性党建特色品牌。全力推进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建设,持续健全选人用人工作体制机制,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大力推进优秀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选拔工作,二级学院、单位、部门的领导班子45岁以下干部不低于班子干部总数的1/240岁以下的科级干部数量要高于科级干部总数的1/2,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高素质管理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整体功能,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大管理干部轮岗交流及挂职锻炼力度,建立双肩挑干部工作支持及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处级干部辅导员的作用。

4.加强群团建设,凝聚共谋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负起领导群团工作的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更好组织动员师生、教育引导师生、联系服务师生、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充分激发蕴藏在师生员工中的巨大创造力,凝聚起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群团组织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直面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攻坚克难,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加强教代会(职代会)工作,做好教代会(职代会)换届工作,完善教代会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畅通教职工参与治理、建言献策的路径渠道,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强工会工作,继续推进教职工帮扶慰问、大病保险、子女入学慰问等暖心工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加强共青团工作,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提升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充分发挥我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作用,以学校青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社青马工程为依托,加强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组织同学开展学习、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创优等多种活动,参与涉及学生的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以实际行动做广大同学的表率。优化第二课堂多元发展平台,全面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加强党对学术团体的领导,坚持引领、支持、服务,助力学校科研水平提高。

5.深化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师生员工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巩固和拓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发扬钉钉子精神,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整治不良文风会风,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完善监督体系,促进主动开展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提升治校理教效能。严肃执纪问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落实落细日常监督,强化对各级党组织的监督检查,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深入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推进纪律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反面警示引导党员干部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综合运用容错纠错工作机制,为勇于担当的有为干部鼓劲撑腰,积极营造鼓励改革创新、支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查处违纪违规行为,严厉惩治损害师生员工利益的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纪律保障。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讲好思政课程

以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任务,按照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学校《师德师风考核管理管理办法(试行)》《新入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考察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引领,增强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在工作中做好帮带,立足教书育人一线践行弘扬高尚师德,四史内容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素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建强建好马院。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及时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组织、支持思政课教师围绕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开展调研,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在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抵制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充分发挥我省红色教育资源富集的优势,继续深入开展南梁精神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打造我校红色特色品牌,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7.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引领,构建特色课程思政体系

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校教师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校所有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要融入思政元素,逐步形成全覆盖的课程育人体系。

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和省委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创新发展,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注入新活力。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培养和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实施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以羽毛球、敦煌拳为抓手,加快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生一技建设,切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开展美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专业经典阅读,加强社会实践锻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不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培育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重视生产劳动锻炼,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二)对标对表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指标,加快提升对文化旅游强省建设的贡献能力

1.打造服务文旅传媒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集群升级版

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区域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逐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促进文、旅、传、艺四大方向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试点形式建设文化+艺术”“文化+旅游”“艺术+传媒等综合性的特色学科。着力调整优化学校专业建设,抓牢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政策机遇,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技能甘肃建设为指引,实施校、省、国家三级一流专业建设机制。紧跟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趋势,结合甘肃省本地文旅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需求,打造一批植根地方特色和人才需求的新文科专业和新工科专业,提升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建立健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一批植根地方特色和人才需求的新文科专业和新工科专业,提升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加强专业群建设,打通专业基础平台,在部分已形成专业基础课平台的学院试点大类招生模式,修订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切实可行的大类培养体系,争取在十四五末在全校推广。依托教育部双万计划,积极申报建设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加强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进修培训制度。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博士研究生培养资助和引进办法,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加大博士培养力度,实施教师博士学历提升计划。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探索建立不拘一格广纳人才的柔性引进新机制,继续实施驻校专家和特聘教授聘任制度。按照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办法,积极引进国内外、省内外有影响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大力实施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大杰出拔尖人才培养力度,争取在国家和省级人才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多途径、多方式的挂职锻炼,引导和支持教师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将教师参加行业(职业)实践培训纳入职称评审、绩效考核范畴。主动融入国际范围的人才合作与培养,加大人才国际交流范围、层次和力度,加快人才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深入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和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设特色学术创新团队,造就一批彰显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青年领军人才。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重点岗位倾斜的力度。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努力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3.推进以课堂革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革命

坚持教书育人相统一,打破校园、教室的物理边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推动以为中心向以为中心转变,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根本上改进教学观念,将通过知识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学的本质,将教学过程作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多重主体间构建生活世界的交往实践,将课堂革命真正引向深入。坚持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革命性改造,深入推进课程和内容革命、过程和师生关系革命、考试与评价革命,将教育教学改革及质量提升深入落实并体现到具体课堂。将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技术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学习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教学工作的尺度和标准,真正以学习的革命推动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

4.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地方、服务行业,推进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合作办学机制,落实与各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有效激发有关各方产教融合动力和活力。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依托共建平台导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共建双师双能队伍、构建生产实训场景。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抢抓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提升应用研究和技术转移应用创新能力,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职工培训,加强实习实验实训环境、平台、基地建设,主干专业实现校企合作全覆盖,构建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制度。紧紧围绕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对接文旅传艺产业链、创新链,坚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类学科专业群,做精做细传媒类学科专业群,做优做特艺术类学科专业群。坚持政产学研协同的产教融合模式,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推动师生在真实环境中引入真实项目、开展真实流程的全程实战,设置多类型模块化课程,推进交叉培养,打通课程选择通道,满足学生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需要,探索推进特色化协同育人模式,形成教学做创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5.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实施雁苑科技创新工程,汇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以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和研究为抓手,大力构建以学术领军人才为核心、高层次平台为载体、高水平团队为抓手、高级别项目为牵引、重大应用型成果为标志的科技创新体系。紧盯文旅、传媒、艺术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重点扶持VR技术研发中心、影视作品创作研究中心、创意乡村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等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机构,加快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团队,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地方戏曲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敦煌文化研究等领域汇集研究力量,推动标志性成果产出,构建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体系。继续做好庆城县桐川镇四个帮扶村的脱贫攻坚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三)以主动应变求变的改革精神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1.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克服五唯,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与学校职称评审、人才引进、科研评价、津贴分配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坚持和完善依法治校的制度框架,加快建设科学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学校质量保障和监督反馈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和完善适应学校办学体系建设需要的开放治理制度,形成追求贡献的办学生态和办学格局。坚持和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创造性,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转化为制度规范和行动自觉。统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全校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学校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厚植以校训精神为核心的雁苑文化底色

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践行明德强能、励志笃行校训,倡导志存高远、团结协作、追求梦想的大雁精神,凝聚校友,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大雁精神内化的凝聚力。激励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在敦煌舞、陇剧、文艺创作、艺术设计、音乐表演、数字创意等方面推出更多精品佳作。营造智能化数据化特色化公共学习场景空间,建设与文旅传艺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承载育人理念的能力水平,营造更加浓郁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氛围。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勤奋学习,遵章守纪,文明自律,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3.深化务实合作扩大高水平开放

以践行最大机遇的行动自觉,服务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战略,抢抓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机遇,与中国传媒大学积极对接在国际传播能力、国别与区域研究、干部挂职锻炼培养、教学教育资源共享、博士培养的全面支援,深化、扩大与兰州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和学校的合作关系,拓展与企业、地方政府、国内相关高校的合作关系,提升学校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落实省教育厅和技能甘肃建设要求,深化与塔吉克斯坦、乌克兰、阿塞拜疆相关高校的合作,加大教师、学生的学术交流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开拓师生国际视野,加大区域国别研究力度,建设塔吉克斯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

4.团结全体师生共筑美丽雁苑

以师生为中心,努力打造人文气息浓郁、自然环境优美、舒适便捷温馨的校园环境。改造北校区,规划建设南滨河路大门,在食品苑旧址上重建学生生活服务设施,让学校成为南滨河路上一道亮丽风景。建设黄河治理工程置换土地上的学生公寓、专家公寓,建成段家滩教师公寓,全面改善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建成教育强国项目文旅国际技能教育中心,引领酒店管理国际认证的西部风向标。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中心建成人们了解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靓丽窗口。全面建成、充分发挥体育馆、大剧院作用,让学校成为运动雁苑、艺术雁苑。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新校区实质性建设步伐,为学校未来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薪酬待遇,构建符合教职工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多元薪酬体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完成教职工养老保险入轨工作。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努力解决离退休同志实际困难。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